![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论坛座谈嘉宾:
林 雷 大钲资本合伙人 董事总经理 协会监事长
刘建宏 企鹅体育 总裁 前央视著名主持人 协会常务理事
章 华 鼎信长城集团董事长
郑孔栋 泛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
肖乾珠 原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主任
杨兆全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 主任 创始人
论坛座谈主持:
胡 波 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发展研究中心 副主任、协会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
张春蔚 央视财经频道、法律频道评论员、资深媒体人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张春蔚
张春蔚:感谢大家在这么冷的天来参会,我觉得前面嘉宾的演讲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怎么进入,怎么退出。但我想大家走到今天最想关心的是如何分配,什么样的分配是公正、有效率、合理的,是我们不得已要调整的。我们以前可能说是牌照的问题,也可能会说是创新动力的问题,但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分享将会告诉我们如何分配。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胡 波
胡波:张老师说得太对了,前面的嘉宾更多是从宏观层面上给大家进行分享,我想接下来的嘉宾座谈环节,我们就聚焦一些具体的问题。我们先请大钲资本的林雷总,我知道大钲资本最近做了一些很漂亮的投资,包括瑞幸咖啡、掌通家园等,林总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作为投资人,从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的角度,怎么帮助创业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林 雷
林雷:我们经济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大家都知道转型升级是主旋律,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什么是推动的根本,这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是新的技术,新的模式,这都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所以我们希望透过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看究竟是什么推动它们的成长。我们认识到它们的成长特别是来自于技术,由于技术的高度融入,技术和运营的所有链条紧密结合在一起,技术推动了整体效率提升,我们觉得这就是符合我们希望看到的企业。当我们进入一个企业以后,我们非常希望在运营端帮助他们提高效率,运营端的效率和技术效率是不同角度。一个企业除了有一种创新将一些技术运用在里面创造新的模式之外,正常的运营是另一套体系推动其发展。我们看企业是两个方面:第一是驱动它效率提升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本质是不是具有可持续性、创新性;第二是成长阶段到底目前还需要哪些运营方面的因素加入进去。因此我们是从这两方面判断和帮助企业。
胡波:谢谢林总,说得真好。下面我们请泛海集团的郑总给大家分享,泛海投资集团是我国投资领域最大的民营集团之一,他们做的更多是偏成熟阶段企业的投资,和林总的更多投创业阶段企业投资正好有一个区别。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郑孔栋
郑孔栋:大家好。我们泛海集团有三个主要的产业板块:地产、金融和投资。投资在我们企业发展历史中其实很早就开始了,我们集团有一个座右铭叫“顺势而为”。我们在不同时期投资的产业可能不一样,但基本上有一个原则,是要顺应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在90年代和2000年以来的头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是从人均GDP很低的阶段开始高速发展,那个时候对传统金融服务有很大的需求,所以我们90年代和一些著名民营企业家共同投资筹办了民生银行,到上一个十年投了海通证券这样的企业。所以那时候金融服务在中国方兴未艾、还有增长经济发展效率之处,这就是我们坚持的一个方向。到了近期,我们也看到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过了突飞猛进的时代,要能在世界上竞争成为一流国家,不仅是靠总量,还要靠在技术方面有领先,也就是产业升级,科技现在成为非常重要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推进方面。因此我们这几年特别关注的是在科技特别是一些硬科技方面的投资,我觉得模式创新肯定有它的好处,但模式创新最终有一个问题是很容易有很多人模仿,因为模式是大概念很容易理解,但硬科技有突破的话自然就形成了很高的技术壁垒,所以我们这些年投资的侧重就是一些能够在科技领域形成自己壁垒、真正带来生产效率提高的企业。我们这些年也意识到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前两年在海外收购参股了IDC包括里头有IDG资本。近期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一些短板例如特别在半导体、芯片等硬科技方面,这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对海外的依赖也非常强。因此我们近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投资,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觉得人工智能未来是作为一个基础的技术,是能够在各行各业改变企业运作的方式。因此这可以说是我们泛海的投资哲学吧,在任何时代要顺势而为,抓住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东西。
胡波:郑总特别提到了模式创新和硬科技创新的选择或者取舍、判断,其实我想最近的形势给大家启发更多去看硬科技创新。但其实市场上也对于新的商业模式也是有现实需求的,比如像瑞幸咖啡其实更多是一个商业模式,像我们刘建宏刘总应该在新模式新价值这方面也是有一些体会的。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刘建宏
刘建宏:其实今天无论谈创业投资,还是可持续性发展,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现实的课题。因为在中国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确实比较特殊,一方面看它很落后,别的都已经蓬勃发展了,它连冒泡都没有,整个发展节奏相对比较滞后。但是放在西方或其他国家去考察又觉得是正常的,一定是其他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像体育这种涉及到人的娱乐、精神、健康的产业可能才会最后出现爆发。这个逻辑是对的,只不过过去几年大家前赴后继,在体育上投资效果都不是特别好,所以我看到了一些投资机构对体育也有点警惕,一听说是体育可能先退避三舍。但实际上我认为过去这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探索其实可能让中国体育在未来某个节点上会有爆发的可能,前面的钱不会白投,前面走的弯路也不会白走。作为我来说,经历了乐视体育的轰轰烈烈,但其实更多我们从里面看到了很多问题,或者说把中国体育各种沟沟坎坎都走了一遍,现在我在企鹅体育和同事聊最多的就是可持续发展。体育不能是一锤子买卖,一定是把发展产业当成联赛来看,也就是说这场比赛可以输,但一定要保证在整个联赛里要获得比较好的表现或名次,不能把所有东西孤注一掷都押在一场比赛或者一个环节上。所以哪怕是目前这种所谓的资本寒冬,我其实也在跟大家说,只要我们有创新能力,就能真正创造价值。过去我们总想着用互联网去改变什么,后来发现是错的,应该是用互联网去为中国体育服务,为发展不均衡的中国体育服务,是“体育+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反过去整合体育。这四年的时间让我把这个次序调整过来了,这个听上去就是一个前后的顺序,但其实挺难的,需要对产业的认识从根上发生一些改变,才能把次序调整过来。就我目前看到的情况,中国现在的体育产业应该是在爆发前的一刻,其实并不是大家所看到的好像体育就是一个贫瘠的领域,不值得投资。我和大家观点不一样的是,恰恰是中国经济遇到问题或者很大挑战的时候,中国的体育是最值得投资的,因为人对健康、生活质量的追求其实在过去四十年的时间里是不断积累,因此这个阶段的爆发是一定的,是不会因为其他事情发生改变的,现在的人一定是越来越讲究吃什么、怎么去生活、怎么去运动,我们对自己生活的需求是不断在提升的。所以就我现在看到的情况,中国体育里已经有一些项目或机构具备很好的投资价值,而且大家在过去几年的积累也让我们实际从业者变得比过去要冷静多了,我们一定要活过严冬,等到春天来的时候活得更好。
胡波:我个人有一些想法,在VC、PE这个行业里对于什么样的企业或商业模式是值得投资的,我有时候总感觉也许行业有一些理解失误的地方。我有时候上课和学生讨论,比方说共享单车的投资价值究竟在哪,但那么多VC都跟进去了。下面我们请鼎信长城董事长章总就创新怎么引领新的经济、新的模式来做一个小的总结。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章华:刚才大家都讲到了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问题,似乎投资要么是模式创新,要么是科技创新。其实我觉得这个理解似乎有点单薄,投资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事情,它看的要素是非常非常多的,到最后归结到一点就是价值投资上。从价值投资倒回去其实就是的公司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速度,这还是需要一些远见。有人说把新的科技插上翅膀,中国所有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这意味着其实每一个行业在新环境下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机会,无非就是自己能否看得懂、看得透、悟得到,这个我觉得更为重要,其实价值无所谓哪个更大或更小,而是如何去做、如何去选,这是尤为关键的。投资本身是投未来,不能拿过去的经验来看今天包括未来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去看的时候,最新的技术像AI技术、区块链技术将深刻改变未来的生活,像二十年前互联网技术催生了沈南鹏,然后催生了新浪、腾讯等等这样一些公司的发展,这些技术必然会深远影响未来全人类的生活,包括全行业的发展,所以如果不关注这些行业可能会失去未来。因此,投资既需要关注现实,更需要瞄向未来,投资实际和我们行业自身发展紧密联系,不是你投资做得好,也不是你自己有多么强,更多是选择。说到各种模式,其实最有价值的还是创业投资的团队,里面的核心人物怎么样,理念是否和他对得上,这将会引领未来很多年,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选错了人,投资最大的成功也是选对了。
胡波:我们刚才提到资本寒冬的问题,我就想请教一下肖主任,您在人民银行工作比较长的时间,我们国家其实长期以来都是通过银行配置资金作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渠道,但是未来要转向创新驱动,而这些创新企业其实多数是小企业或者小微企业,从宏观金融政策的角度来看,宏观金融政策怎么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肖乾珠:怎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咱们银行也在逐步改变。原来银行经营是单一的,现在银行要混业经营,四大专业银行包括各股份制银行比过去业务量都扩大了。最近易纲行长释放了“三个信号”:第一个是要降准,实际上就是让这些专业银行扶植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第二个是今年下半年工农中建是6000亿,邮储银行、储蓄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大概是2000亿,对准扶持中小企业或创新企业;第三个是银行可以考虑用股权包括有专利权的新发明创造,结合地方投资基金。还有对上市公司和科技型企业有三个融资渠道:第一个渠道是各大专业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都要成立资产投资公司,改变过去靠货币实际贷款,专门把企业的债务化解变成股权进行投资;第二个渠道是加入国际上的新兴市场指数,这个过去我们占的比例很小,现在我们有238支A股市场没停过牌的公司去上市从而在国际上融资,到国际上发展;第三个融资渠道就是香港通道,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大概每年签订将近2000亿的融资规模,特别是人民银行通过国债公司还有外汇交易中心、银行二级市场交易中心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都有联系。还有从今年以后,金融开放进一步扩大,使更多外资更好进来。所以我们银行现在要三个支持:第一个是支持企业改革,而且允许外资企业进来;第二是我们央企和民企要走出去,原来人民币结算是12个小时,从今年5月以后就是24个小时结算,加快人民币结算程度,降低了资金成本;第三是允许外国投资者和银行可以在上海或者几个自贸区直接投资,也是让外资可以进来。
张春蔚:资金的活水是越来越丰富的,和我们彼此发生关系的可能也越来越强。
胡波:是的,所以现在一方面是商业银行自身在通过一些渠道,在资管新规的框架下自身会参与一些股权投资,和传统的贷款业务相比确实发生比较大变化,另一方面就是专业做股权投资的机构或基金管理人可能也会有一些通道从商业银行渠道获得资金支持。我们最后来请威诺律师事务所的杨律师,前面大家都讨论了包括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怎么支持创新包括模式和技术创新,我想您可以从法律专业人士的角度来跟大家说说创新的风险或者创投的风险。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杨兆全:感谢主持人。我是做证券、金融监管这一块的律师,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在投资过程中涉及到证监会、银监会监管,这方面产生的稽查、处罚我代表这些受处罚、受稽查的公司和证监会、协会进行沟通,如果进行处罚的话我会代表公司进行申诉、复议等过程,我从事这样的业务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自从刘士余主席上任之后提出全面监管、依法监管、从严监管这样一个概念后,监管力度一下子就加强了,前几年监管风暴还主要在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之间,那么现在我们私募基金也成为了证监会强力监管的一个主要对象。我引用今年9月证监会的领导对如何加强私募基金的监管的一段话,这段话应该说是很严厉的:“私募基金本身具有杠杆率高、产品结构复杂、透明度偏低的特点,所以如果不强化监管,可能诱发市场风险。……部分私募机构及从业人员合规观念淡薄,风险控制流于形式,过分追逐短期收益,屡屡踩踏市场红线,有的甚至公然实施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不严惩不足以纠偏,不重罚不足以保证行业健康长远发展。私募基金不能够任性而为,证监会将持续加强私募基金的监管力度,对存在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所以我们刚才说的创业创新不容易、九死一生都是市场风险,那么法律风险、监管风险又是一个鬼门关。所以我们这些创业创新企业和私募基金,面对监管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一定要加强内部的合规,有些私募基金的合规部是凑的人,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力量,出问题是早晚的,而且出了问题就不是小问题;另外一方面是基金在运营过程中,除了和基金业协会要进行很好的沟通之外,也要和证监会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和工作动向,掌握了大环境和法律监管风险的风向标之后,在做业务的时候这方面风险就可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规避。
张春蔚:其实我觉得大家今天来到这,除了听各位嘉宾分享过去的2018,分享他们每个人对于自己行业的建议,我相信大家还特别关心2019。最近有一段话特别流行:2018可能是过去十年当中最差的一年。不知道在座的几位怎样判断这句话,以及如果用一句话你们会怎么看待2019?
林雷:我觉得2019和未来十年都会很好,到底是会更好还是更差,我觉得是越来越好。
章华:2019和未来十年可能不会太平稳,我觉着这句话大概率事件是会发生的。
肖乾珠:2019年应该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相对稳定的一年。
杨兆全:我们既要在经营上保证活下来,另一方面在法律上我们也要筑牢堤坝,不让监管部门给罚死了。
郑孔栋:我觉得未来是预测不了的。我记得十年前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一两年,大家都说美国完蛋了不行了,但我们看美国恢复是最猛的,没有人想到美国股市在2008年危机过后十年间是全世界表现最好的股市。所以同样的话,2019年肯定是对中国的经济、投资、建设有很多的挑战,但我相信很多时候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有一个合理的监管环境,靠无数个体追逐财富、发展个体的意愿,会带来一些现在看不到的变化。短期可能困难,但我对中期、长期还是比较乐观的。
刘建宏:我的观点是不可能什么都好,也不可能什么都差,不是说一切都欣欣向荣,但也不可能说一切都是一团漆黑。现在我更关注的是中国体育产业,这个产业同样是这样的,比如说中国的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在2019年甚至2020年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进步,职业体育和竞技体育不会太好,但是2019、202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中国民众的体育产业我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这是不一样的两条线。所以当我自己把目光从竞技体育里移开,现在瞄准中国自己的体育产业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一定是越来越好。
张春蔚:站在告别旧岁的门槛,我相信所有人都是努力生活、努力拼搏的人,也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圆桌座谈]()
论坛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