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中政府扶持政策的综合运用
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来做这么一个交流。想在今天的论坛讲这个主题是源于我今年对两个事情的思考:第一个是我们一直说要扶持创投行业,对创投基金进行差异化管理,但是这种差异化管理在哪里,到底有没有形成差异化对待?第二个是今年国税总局说对各地合伙企业的自然人合伙人征税不适用原有的20%的税率,要适用5-35%超额累进税率,所以整个行业感觉税收从原来的20%变到了35%,创投行业在想这是不是对整个行业的打击,所以我在思考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的税到底有多少?
我们经常能看到,不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各种论坛都说要对创投和创新企业进行扶持、给政策,这个政策发改委有、证监会有、财政部有,但到底有哪些?体系化的政策支持到底建立起来没有,力度有多大?所以正好借着今天的论坛把我观察到的几个问题跟大家分享,我主要想说四个问题。
第一是税的问题。目前特别值得创投行业关注的,是国税总局出的《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这个通知将以前在部分地区的试点推广到全国、全行业、所有基金类型,原来可能是在合伙型基金当中适用,现在推广到公司制,甚至从基金推广到天使投资者个人,所以这是对创投行业普惠性质的一种税收支持。这个通知大致的意思是允许按照投资金额的70%做应纳税所得额的抵扣,简单来说,如果我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100万而且赚回来的利润是100万,那应纳税所得额不是100万,而允许100万减去投资金额的70%即最后是30万。这调低了整个税基,所以最后的税负一定是大幅度下降。具体的规定是无论是公司制、合伙制还是天使投资个人,都可以享受这种税收政策,对于公司型创投企业来说,有这么几个关键词:第一是标的企业应当是科技型企业;第二是投资期满两年;第三是抵扣项目是应纳税所得额,不是应纳税额;第四是抵扣金额是投资金额的70%;第五是投资者应当是创业投资企业,是符合一定条件的创投基金;第六是投资方式是直接股权投资,债权类不符合;第七是标的企业是种子期、初创期;最后是如果当年抵扣不完,允许递延,用后续收入继续抵扣,抵完为止。这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呢?假设我们对一个企业投资金额500万,投资周期是5年,现在5年已满我们面临退出,假设年化收益率30%,那么应纳税所得5年一共750万,因为是公司型基金所以企业所得税按25%测算,最后应纳税187万,但适用这个优惠政策后应纳税100万,实际整体税率就应该是13%,节税48%;合伙型基金先分后税,合伙企业层面不缴纳所得税,合伙人是公司的分配回来的部分要交公司所得税,我大概测算了一下,最后和公司型的差不多,实际整体税率也是13%左右,节税48%,;如果是自然人合伙人,最后测算在不适用政策前大概整体税率是34%,适用政策后大概是17%,节税50%。所以我认为这个政策大家要充分利用起来,其实我们国家对创投的税收政策力度还是很大的。
第二点,由于股市的一些特殊原因,我们国家出台了一个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票的比例限制:股东在三个月之内减持上市公司股票不能超过1%。因此如果我们作为创投基金投到企业当中,企业上市之后假设我们还持有10%的股份,解禁期之后大概还需要花30个月逐渐卖出。但是在创投行业,为了支持创投企业的发展,证监会出台了一个反向挂钩政策,挂钩的机制是:如果在上市之前投资已经超过三年没有满四年,那么两个月可以减持1%;如果投资已经超过四年,可以一个月减持1%,这样减持期就由原来的30个月降到了10个月,减持期大大缩短,不确定因素降低,年化收益率也随之上升。
第三点是政府引导基金,我遇到很多政府引导基金在招市场化的母基金管理人的时候,很多管理人不太愿意去申请,因为限制太多,要到本地去返投等等。但后来我研究了一下发现,政府引导基金分为国家级、地方级、区县级这几类,其实只有地方有强烈的返投要求,国家级是全国范围都可以。而这些政府引导基金的逻辑都是可以政府让利,让利到什么程度呢?譬如山东、天津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把政府的利润都让出。所以其实大家可以综合运用,国家层面申请一部分,地方层面申请一部分,如果区县层面再能申请一部分,基本上50-60%的资金就可以解决了。所以这个特别值得研究,要全面去看而不是局限看某一只政府引导基金。那么政府引导基金规模有多大呢?单单是国家级层面的大基金、千亿以上的,今年年初我们自己做了一个统计,大概在18只以上,一共1.96万亿认缴,实缴已经超过7500亿。
最后一点是双创债。双创债的基本概念是创新创业企业或者说创业投资公司可以发债来解决融资问题,当然创新创业企业是要求实体企业。这里面一个亮点是创投公司就是公司制创投基金可以发债,自己融资,然后这笔资金专项用于股权投资,这个证监会在政策上是给开口的。目前据我了解,双创债规模大概是在几百亿左右,但很可惜的是大多数还是实体企业发债,创投公司发债的还没有这么多,但其实这个政策的口子是开着的。
综合来看,从资金层面有政府引导基金、双创债的支持,税务层面其实有很大的扶持,从减持层面也都在想方设法来支持创投行业发展,所以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政策值得大家关注、系统地研究。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