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公司,尤其是初创公司的估值是一个独特的、有挑战性的工作,其过程和方法通常是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或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时,投资方一方面要对公司业务、规模、发展趋势、财务状况等因素感兴趣,另一方面,也要认可公司对其要出让的股权的估值。
不过随着创业群体数量不断增长,各类创业公司开始在竞争激烈的商业海洋里崭露头角。这其中,其中有不少人是创业常客,懂得如何把自己的项目商业化、企业化、资本化;也有很多满怀热情的梦想家,深耕细作,在属于自己的领域行业闯下了一片天地。
当然还有很多不知道如何运营企业的新人,在企业保持不错的势头,需要资金支持的时间点上挠头,让整个创业群体最为头疼的是“如何获得一笔让企业可以继续发展并且数额足够的融资”,这不仅牵扯到自己企业的命运,也关心到投资人如何给自己的项目“定价”,也就是所谓的估值。所以如何用好估值,也成为了创业者最关心的热点话题。
如何正确的“估值”获得早期融资呢?
确定为了阶段发展所需要的具体融资金额
非上市企业估值并非是为了马上实现资本变现,而是预估未来的潜力。只有企业上市或者实现并购后,投资者的投入才有可能获得回报。所以获得让自己的业务发展符合投资人和市场的预期所需要的资金数额,是正确估值的前提。简单点所就是企业需要多少钱才能成长到业务呈现显著增长的阶段,从而可以开始下一轮融资。
比方说,这个数字是10万美元,可以让你持续18个月。投资者一般不太会想压低这个金额。因为你表明了这是你成长到下一阶段需要的最低金额。如果你拿不到这笔钱,你的业务就不会增长,这不符合投资者的利益。
搞清楚给投资者多少股权
在初创企业里面,投资者投入的是资金,获得的是公司的股权。估值的意义就是企业把“总身价”确定好,用部分股权交换得到资金支持和资源支持。
现在,我们需要弄清楚要给投资者多少股权才是合理的。正常情况下,股权交易无论如何不可能超过50%,因为这将使创始人,失去努力工作的动力。同样,它也不能是40%,因为这样留给下一轮投资者的空间就很小了。如果你得到一大笔种子资金,前期估值不明朗,可能30%将是合理的。当然,可能你的项目非常有前景,估值很高,那么出5-20%的股权即可满足业务发展的融资需求。
打个比方,早期投资人10万美元投资定了, 5%-20%的股权也已经谈妥。这就确定了投资前估值是介于50万美元(如果用20%股权交换10万美元投资)和200万美元(如果用5%股权交换10万美元投资)之间。
具体会落在这个范围的哪个数上呢?
1.这将取决于其他投资者如何看待同类公司的价值。
2.取决于你能让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你真的会快速增长。
3.如何确定估值?你需要高估值吗?
当你在种子这一轮得到一个高估值,下一轮你就需要更高的估值。这意味着你在两轮之间需要增长非常多。
一个经验总结是,在18个月内你需要证明你的业务规模增长了十倍。如果你做不到,你要么接受通常是很不利的条款来进行一次低估值融资,还得寄希望于有人愿意往一个缓慢增长的业务里扔更多的钱;要么就等着耗尽现金后关门大吉。
企业融资后的发展策略
要么做大要么关张。尽可能以最高的估值拿到尽可能多的资金,然后把钱快速花掉以获得最快的增长。如果你成功实现了高增长,你在下一轮会得到一个高得多的估值,高到能吸收掉你的种子轮的所有成本。
具体说,如果增长较慢的创业公司将被稀释55%股权,增长较快的创业公司则只会被摊薄30%。这样,你等于把自己在种子轮交换出去的的25%股权给挣回来了。基本上,你等于得到了免费的资金和免费的投资咨询。
根据进展情况融资 ,只在绝对需要的时候融资。尽可能少花钱。瞄准一个稳定的增长率。让创业公司稳步增长没有错,稳步提高估值也没有错。虽然这种方式可能不会让你成为新闻人物,但你会在下一轮融资成功。
你在过去的18个月内增长了多少?增长意味着牵引力。它也可能意味着收入。通常情况下,如果用户群不增长,收入也不会增长(因为在你达到极限之前,你只能向你现有的客户收这么多钱)。投资者在此阶段使用乘数方法确定你的估值。作为创业者,当你把你的所有牌放在桌面上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投资者是怎么想的。最核心的问题是他们会考虑的是如何退出:“几年之后这家公司能卖多少钱”。因为在国内IPO是很难的,几乎不可能预测哪些公司会走到这一步。所以能够让投资者非常乐观地说“你的公司将能卖到10亿美元”,将成为获得融资后创业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