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空间最早出现在Make杂志上,现在通常用“makerspace”表示。 它是指拥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一群人聚集起 来,可以分享资料和知识的开放性交流平台。1981年,德国成立了欧洲最大的Hackerspce——ChaosComputerClub,随后美国、奥地利等国家也相继成立创客空间,全球创客运动热潮不断高涨。
![大学生,您“众创”了吗? 大学生,您“众创”了吗?]()
2010年,上海出现了我国第一家创客空间,自此之后北京、深圳、杭州等地也相继成立新的创客空间。 2015年1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鼓励发展众创空间,这是众创空间首次在中央层面提出。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指导意见,鼓励充分利用好高校、科研机构等资源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2016年2月,国务院再次印发意见,鼓励我国高等院校应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建立众创空间,并鼓励科技人员重点参与,促进成果与现实生产力对接。截至2016年2月,我国已经成立并在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有498个,其中依托高校成立的众创空间约有80个。
目前,我国高校众创空间的建立和发展还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运营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几个代表性案例,探究目前我国高校众创空间的运营模式和支持系统,尝试为我国其他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一、高校众创空间运营模式分类
我国高校众创空间运营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校企联合型众创空间、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
【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
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一般由学校直属管理部门发起建立,学校本身作为运营主体,负责众创空间日常的运营和管理,运营和管理人员由学校行政人员担任。企业为师生提供创业咨询和指导服务。经费来源于政府的专项资金和学校的划拨款项;学校提供众创空间的场地和水电、物业等配套设施,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相关服务。
![大学生,您“众创”了吗? 大学生,您“众创”了吗?]()
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师生和刚毕业几年的校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的。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实践平台,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创业理论知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从而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
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不受市场化机制的影响,运行前期比较稳定。 但由于高校众创空间未引入市场机制,资金的来源受限,加上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经营众创空间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以支撑众创空间的长期有效运转,其运营管理的效率也比较低下,整个众创空间发展的活力被限制,创业项目孵化的成功率也较低。
【校企联合型众创空间】
校企联合型众创空间既有高校投资主体的特征,又有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
一般来说,学校提供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场地和水电、物业、网络通讯等配套设施,而日常的运行和管理则全权委托给企业负责,运营和管理人员由企业负责招募派遣。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一般性事务由企业负责,重大事项由高校与企业协商决定。
![大学生,您“众创”了吗? 大学生,您“众创”了吗?]()
众创空间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师生和刚毕业几年的校友,少部分吸纳社会创业人士。校企联合型众创空间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孵化创业项目为主要目的。众创空间提供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其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校企合作促使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企业设立专项基金用来投资前景较好的创业团队和项目,从中获得投资收益。
校企联合型众创空间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企业进行专业而高效的运营和管理,一定的租金和服务费用倒逼创业团队和企业,从而保证了创新创业成果输出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了校企联合型众创空间的运作效率,创业项目孵化的成功率较高。
【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
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是一种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投资基金来源的多元化保证众创空间运作的长期稳定性。相较于前两者而言,企业化运营带动资金、管理、技术等有效运转,为初创期的创业项目提供了必要支持,从而孵化项目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大幅提高。
![大学生,您“众创”了吗? 大学生,您“众创”了吗?]()
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已经拥有较成熟创业项目的师生和社会人士,主要目的是孵化创业项目。该模式下,空间提供与创业相关的指导和服务,并通过投资孵化较成熟的创业项目,实现企业资产的增值保值,获得投资收益。
二、国内外高校众创空间典型案例分析
作为“创造者的国度(A Nation of Makers)”,奥巴马总统在“白宫创客大会”上强调,要让美国学生成为世界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世界的消费者[5]。美国已将创客发展项目上升为国家战略,美国未来4年内将在1000所学校引入配备先进数字制造工具的创客空间,推动创客教育融合日常教学,培养个体“创造者”。
我国已建成的高校众创空间大多是通过改造升级现有学生活动场地、实习实训基地、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构建起来的,具有成本低、便利化、全要素、开放性等特点。目前国内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众创空间有天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深圳大学“创客BOX” 等。
以校企合作模式为例,我们对比中美两国的发展现状。
![大学生,您“众创”了吗? 大学生,您“众创”了吗?]()
首先是美国的创客空间。在空间建设方面,美国企业为高校提供创客教育技术与相关资源支持的同时,又融合高校的研究与开发能力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已达到合作共赢。以专门培养娱乐、媒体、技术、艺术专业人才而享誉世界的福赛大学(Full Sail University),2015年开始与美国Youtube最大的视频提供商Maker Studio合作,建设一个制作技巧、数字故事于一体的整合性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参与真实的专业制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专业创造与制作能力,这类创客空间实际上是一个非正式学习空间,秉持“真实世界教育(Real World Education)”理念,强调基于真实世界体验的学习(Real World Experience),在学生直接体验、参与创作过程中实现创新教育目标。
创客空间建设离不开各种开源软硬件设备的支持,在这股创客运动浪潮中,自然少不了计算机巨头的参与。2013年,国际知名的Intel公司启动了“Intel®Galileo大学捐赠项目”(Intel Galileo University Donation Program),该项目计划向全球1000所大学捐赠5万个搭载了英特尔Quark处理器芯片的Galileo开发主板,支持高校创客空间建设,让学生实现自己的创造与创新。
中国的创客空间在校企合作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天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均更多地偏向高校主导,深圳大学“创客BOX”可以作为一个较为典型“校企合作模式”案例。
![大学生,您“众创”了吗? 大学生,您“众创”了吗?]()
“创客BOX”依托于深圳大学城创意园,集合政府、高校、服务联盟,投资机构等力量而成立,运营主体为深圳市千秋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创客 BOX”以“生态平台”、“产业化”为理念,以“合作,共赢,开放”为原则,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运作方式,以打造 “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的产业平台为目标,为创客产业提供全面、深入的共性研发与技术服务,促进政策、技术、资金、法律服务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着力培育创新型业态基因,并将其移植到产业发展中,实现创意创新创业带动产业及行业发展。“创客BOX”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创业服务项目有金点子计划,梦想拍卖会,创意集市,创业咖啡,创客车库,创客生态平台,梦想集装箱等。
美国高校创客空间发展及创客创业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创客空间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高校众创空间的运营建设应当汲取所长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建设发展。
那么,我国高校众创空间的运营支持系统结构是怎样的?目前来看,众创空间自身又应当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
三、我国高校众创空间运营支持系统
我国高校众创空间是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基于共同目标,充分整合政策、资金、人才等各项资源以实现高度合作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
高校众创空间的建立和运营离不开政府部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和机制的基础上,可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调节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建设高校众创空间。如引入专项基金对初期创业项目给予借款优惠,或以参股方式购买创业产品。政府可通过财政补助和税费减免的方式支持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降低其运营成本,也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发展有潜力的项目。政府在行政审批上可简化手续,为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提供便利服务,推动建立形式各样的科技中介组织。政府能够出台支持高校众创空间发展的指导制度和政策法规,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使众创空间在政策的标准下规范运营与发展。
从目前来看,校企合作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建立众创空间的主要发展模式。企业的参与为高校众创空间注入市场活力,可促使其良性运作。企业在资金、运营管理、业务资源等方面存在诸多优势。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企业的组织发展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因此企业可以抓住高校建设众创空间的契机,积极寻求与高校进行战略合作,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创新项目的产业化。一方面,企业可以输送高级管理人才到高校担任创业导师,为学校创新创业类课程授课或为创业团队提供点对点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为高校众 创空间注入资金投资孵化高校师生的创业项目或科研成果,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获得投资收益。同时,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在运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在高校众创空间的运营中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其科学的运营管理,探索建立高效运作的 “产学研”模式。
除此之外,各类社会组织的参与和支持是高校建设众创空间的重要保障。 社会组织包括投资机构,行业协会,交易服务机构,经纪机构,经营服务机构等。 高校众创空间的资金流转需要专业投资机构的支持,投资机构不仅能够为创业项目筹集资金、而且降低失败风险。行业协会能够发挥服务、咨询、监督、自律、协调的作用,保证参与众创空间建设主体的合法权益。交易服务机构提供专业的科技成果和创业项目交易服务,为众创空间的成果输出带来便利。 经纪机构作为中介组织,能够促进创业项目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 经营服务机构能够帮助高校众创空间解决运营管理中的难题,确保其科学有效运营。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下,高校迅速相应号召,建立起众创空间。但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运营众创空间,如何让大学生创业者的奇思妙想真正落地,成为高校众创空间今后发展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