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该号召随即得到了热烈的响应,不但吸引了国际的关注,更引发了国内的“众创空间”热潮。
2015年以来,国务院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众创空间共同发展,并不断促进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发展,为双创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知识泛化、云计算、大数据使得创新变得无处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常态。
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众创空间”入选十大新词。
关于众创空间的新闻持续不断,那么众创空间究竟是什么?
![最全解读:众创空间——“小”空间成就大梦想 最全解读:众创空间——“小”空间成就大梦想]()
一、众创空间是什么?
中文名:众创空间
外文名:Maker space
其他翻译:hackerspaces、fablabs、hacklab、Creative Space等
名词解释:
1、官方解释:
众创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这类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
2、学术解释: “线上线下的自组织孵化器”。
狭义上,众创空间包括创客空间(指支持创客在带有加工车间和工作室功能的软硬件开放实验室里将创意变为产品原型的服务平台)和技术众包平台(在互联网上发布技术难题需求,创客参与创新的网络平台);广义上,众创空间是顺应创新 2.0 时代大众创新的趋势,把握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的统称,涵盖了线下的“自组织孵化器”和线上的大众协作创新社区。
(刘志迎, 陈青祥, 徐毅. 众创的概念模型及其理论解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2):52-61.)
3、通俗理解:众创空间,即众人创业的空间。
它相当于一个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各类综合性服务资源,是一个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最全解读:众创空间——“小”空间成就大梦想 最全解读:众创空间——“小”空间成就大梦想]()
众创空间的基本特点:
1、开放与低成本:面向所有公众群体开放,采取部分服务免费、部分收费,或者会员服务的制度,为创业者提供相对较低成本的成长环境。
2、协同与互助:通过的沙龙、训练营、培训、大赛等活动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和圈子的建立,共同的办公环境能够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启发、资源共享,达到协同进步的目的,通过“聚合”产生“聚变”的效应。
3、结合:团队与人才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孵化与投资结合。
4、便利化:通过提供场地、举办活动,能够方便创业者进行产品展示、观点分享和项目路演等。此外,还能向初创企业提供其在萌芽期和成长期的便利,比如金融服务、工商注册、法律法务、补贴政策申请等,帮助其健康而快速地成长。
5、全要素:提供创业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材料、设备和设施。
![最全解读:众创空间——“小”空间成就大梦想 最全解读:众创空间——“小”空间成就大梦想]()
二、众创空间的模式
从业务模式和形态角度来看,认为目前我国现存的众创空间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模式1:活动聚合型
以活动交流为主,定期举办想法或项目的发布、展示、路演等创业活动聚合。例如: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空间、杭州洋葱胶囊等。
△上海新车间众创空间
模式2:培训辅导型
旨在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体系为依托,是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例如:清华x-lab、北大创业孵化营、亚杰会等。
模式3:媒体驱动型
由面向创业企业的媒体创办,利用媒体宣传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包括宣传、信息、投资等各种资源在内的综合性创业服务。例如:36氪、创业家等。
模式4:投资驱动型
针对初创企业最急需解决的资金问题,以资本为核心和纽带,聚集天使投资人、投资机构,依托其平台吸引汇集优质的创业项目,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例如:车库咖啡、创新工场、天使汇等。
△创新工场
模式5:地产思维型
由地产商开发的联合办公空间,类似WeWork模式。例如:SOHO 3Q、优客工场(UrWork)等。
WeWork模式带来的巨大的商机,让众多地产大佬蠢蠢欲动。潘石屹在今年2月初便推出了SOHO 3Q项目,主打“办公室在线短租”。原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离职创办“优客工场”,短短一个月时间,在北京“圈地”逾5万平方米。随后,原SOHO中国副总裁王胜江宣布与洪泰基金练手打造“洪泰创新空间”。绿地、亿达等知名房企开始嫁接“互联网+”因子,企图打造中国版联合办公租赁空间运营商。
模式6:产业链服务型
产业链服务为主,包括产品打磨、产业链上下游机构的合作交流、成立基金进行合投等。例如:创客总部。
模式7: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
提供综合型的创业生态体系,包括金融、培训辅导、招聘、运营、政策申请、法律顾问乃至住宿等一系列服务。例如:创业公社。
![最全解读:众创空间——“小”空间成就大梦想 最全解读:众创空间——“小”空间成就大梦想]()
△创业公社
三、创空间的中国背景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致开幕辞时,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2015年1月4日,李总理探访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称赞年轻创客们充分对接市场需求,创客创意无限。创客运动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让“创客”和“创客空间”们倍受鼓舞。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客被寄予厚望。
同年1月2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中央文件第一次提到“众创空间”。2月,科技部发文,指出以构建“众创空间”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3月5日,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再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将其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的高度,显示出政府对创业创新的重视,以及创业创新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
同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众创空间”纲领性文件——《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此举为国家层面首次部署“众创空间”平台,支持大众创新创业。《意见》提出目标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又具备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最全解读:众创空间——“小”空间成就大梦想 最全解读:众创空间——“小”空间成就大梦想]()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
四、众创空间在北京的发展现状
国内第一个创客空间是2010年诞生于上海的新车间,而北京市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丰富科技创新创业资源,成为我国众创空间发展最快的城市。
2015年3月23日,北京市科委对首批“北京市众创空间”中的11家进行了授牌,同时授予中关村创业大街“北京市众创空间集聚区”的称号。(11家创业服务机构分别为:北京创客空间、创客总部、东方嘉诚、科技寺、融创空间、极地国际创新中心、京西创业公社、DRC创億梦工厂、北大创业孵化营、乐邦乐成、清华x-lab。)
![最全解读:众创空间——“小”空间成就大梦想 最全解读:众创空间——“小”空间成就大梦想]()
△中关村创业大街
5月4日,北京市科委再次对14家创业服务机构授予“北京市众创空间”的称号,分别是36氪、亚杰汇、Binggo咖啡、3W咖啡、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IC咖啡、创业家、车库咖啡、天使汇、飞马旅、联想之星、硬创邦、虫洞之家、因果树。这使得目前“北京市众创空间”的数量达到25家。
5月7日,北京众创空间联盟成立。标志着在北京市科委的指导下,北京地区搭建起了众创空间资源共享平台和行业自律组织。首届成员大会同期召开,与会成员来自近60家创业服务机构,汇集了众多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先进理念的人物,将进一步促进推动北京地区创新创业模式新颖、理念超前的众创空间的发展。
除北京以外,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武汉、苏州、成都等创新创业氛围较为活跃的地区,也都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