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市创业创新协会!
新闻资讯 聚焦政策法规,洞悉行业态势,专注学术前沿。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 - 11 - 09
点击次数: 291
產业创新条例部分条文修正草案近日在立法院院会三读通过,新创投资规范大为松绑,天使投资人可享租税优惠,最高每年可减除税额300万元;有限合伙事业可採「穿透式课税」,不课营所税,而向合伙人课所得税。       另外,工业区土地閒置将可强制拍卖,经济部公告的閒置3年以上工业土地,土地所有权人须于2年内处理,期满仍未改善经部将可「先罚后卖」。       工业局產业政策组组长周崇斌表示,政府积极推动產业创新投资,透过资金、研发、技术及人才结合推动產业转型,此次產创条例修正对于新创大幅松绑,预期将可活化新创投资环境,并吸引国际资金投资国内新创。       此次產创条例新增天使投资人租税优惠,个人投资单一公司达100万元、持股2年以上,投资额50%得自个人所得税减除,每年上限300万元。       周崇斌指出,天使投资人租税优惠是参考新加坡制度,其中,投资减税扣抵比例为1:3,更是优于新加坡的1:2.5。周崇斌进一步表示,为吸引国际资金来台投资,有限合伙创投事业,出资总额达3亿元以上、资金运用于境内达出资额50%,投资于新创公司达实收出资总额30%或3亿元者,可採「穿透式课税」,亦即有限合伙本身不课营所税,在收益归于合伙人后,对合伙人课徵个人综所税,避免双重课税。上述两项松绑都有利于新创发展。上述两项松绑都有利新创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活化閒置工业用地,產创条例纳入强制閒置工业用地「强制拍卖」制度,閒置土地经2年缓衝期后仍未进行开发者,主管机关得先罚后卖。       目前经济部盘点的閒置工业用地有589.2公顷。工业局工业区组...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 - 11 - 09
点击次数: 159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对私募机构的要求标准严格,意味着对挂牌机构的规模和资质提高了门槛,部分新三板私募机构大概率存在摘牌风险;同时,进一步明确限制类金融机构通过新三板融资,在大方向上直指防范金融“脱实向虚”。  全国股转系统10月末发布了《关于挂牌私募机构自查整改相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新《通知》”),对自查整改多项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要求,未在11月10日提交自查整改报告或不符合整改条件的私募机构将被强制从新三板摘牌。  2016年5月27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旧《通知》”),要求“已挂牌的私募机构,应当对是否符合旧《通知》新增挂牌条件(第二项、第三项和第七项除外)进行自查”。  一年多过去了,新三板挂牌私募机构的自查整改终于在新《通知》中有了明确指引。此次新《通知》对自查整改的范围、财务报告依据以及相关指标的计算口径均给出了明确的说明,并对相关私募机构下达了完成整改的时限。  多处模糊规则得到明确  旧《通知》显示,全国股转系统在现行挂牌条件的基础上对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私募机构”)新增了8个方面的挂牌条件。如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私募机构及其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年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不属于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黑名单”成员,不存在“诚信类公示”列示情形;创业投资类私募机构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在20亿元以上,私募股权类私募机构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上;已在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并合规运作、信息填报和更新及时准确等。  除了这8个方面的挂牌条件,全国股转系统还提出实施差异化信息披露及监管要求,且要求挂牌私募机构进行整改工作,整改期为1年。  一年多过去了,细则终于明确。“明确自查规则,不合格即摘牌,不摘牌也被管。新《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 - 11 - 08
点击次数: 198
11月7日下午,由西安市委、市政府主办,高新区管委会、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承办的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创业峰会暨2017全球天使投资论坛召开。  本次论坛作为“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的特色分论坛之一,以“协同创新·构架创新创业新生态”为主题,邀请了多家创新创业机构及知名公司代表,通过演讲、专场对话的形式,联合交流探讨创新创业新鲜思维,分享创新创业跨界融合经验,共话全球硬科技发展新趋势。包括最新中美天使投资趋势分析、以色列的世界级研发优势背后的企业代际传承,以及关于硬科技浪潮下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引擎力量、企业家的资源投资力量的专题讨论。  全球天使投资论坛,是中关村天使投资研究会针对当前行业现状,邀请国内外知名天使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在相关政府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共同讨论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发布行业研究成果、为天使投资行业发声的大型论坛,此前已在2015、2016年连续召开两届。“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创业峰会暨2017全球天使投资论坛” 兼容硬科技大会与全球天使投资论坛双重品牌效应,必将在硬科技产业、天使投资行业产生深刻影响。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 - 11 - 03
点击次数: 380
这篇推将会基于中美两国的监管机制、市场主体、技术应用、现有和未来可能的商业模式以及合作来预测中美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监管:中国监管趋严,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成共识        7月 14-15 日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目的是给当前分业监管体制“打补丁”,填补监管空白,让监管套利无所遁形,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而美国金融科技的监管实践则处处体现出了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等原则,它注重将金融科技纳入到现有金融监管体系中来,同时注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       金融科技监管将趋严,这在金融工作会议中也有迹可循。人民日报二论金融工作会议时称,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这次会议强调:“金融管理部门要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 也就是说把风险处置责任前置了。以往由于分业监管造成的监管真空地带将越来越少。        另外,这次会议还强调“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这意味着中国多层级的更智慧监管体系将得以实现。具体来说,不是仅仅一两个中央机构提供管理规则指导,而是由省级市级金融管理办公室、金融局、甚至行业协会共同实施和执行这些规定。也就是说,监管不再是“一张纸”,中央、省、市,将共同构成一个智慧的多层级监管体系。而美国在金融监管方面也将维持“联邦政府 + 州政府”的监管体系。   &#...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 - 11 - 01
点击次数: 472
本篇文章将会从中国与美国金融科技领域的网贷、众筹、保险科技和在线财富管理这四个角度来对讨论、分析、对比。                                                                                                                                                                                                                     ...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 - 10 - 30
点击次数: 595
以下将会从区块链、支付、征信这三个方面来对中美的金融科技讨论、分析、对比。区块链1、市场主体:中国投机氛围浓,美国联盟链话语权大        在应用场景方面,中国对区块链的应用集中在金融领域。例如,中国央行在积极地研究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打造数字货币的技术,浙商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了移动数字汇票产品,招商银行基于区块链探索跨境支付,某某旗下企业级金融服务云平台翼启云服已将区块链应用于企业内部台帐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群星金融也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融资产品。       2017 年,基于区块链的 ICO 大热,据零壹数据统计,截至 2017 年 9 月 4 日,国内平台发起的 ICO 项目募集资金总额约在 60~70 亿元。据媒体报道,央行相关人士研究了大量的 ICO 白皮书 , 得出的结论是 :“90% 的 ICO 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诈骗 , 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 ICO, 其实连 1% 都不到。”而中国 ICO 的投资者并非对这种情况一无所知却仍参与其中,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国 ICO 的交易充满了投机氛围。        截至2017 年9 月11 日,中国至少有 73 家平台曾开展 ICO 服务,48 家平台已宣布暂停违规业务,包括中国地区的 ICO 项目发布以及代币交易服务;另有 14 家平台网站已无法打开。这 73 家平台中,2017 年上线平台为 47 家, 2016 年上线平台 15 家,未披露上线时间的有 9 家,另外 2015 年有 2 家。       相比之下,美国其他资本市场有相对完善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体系(合格投资者制度),监管层也持续提示了区块...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 - 10 - 20
点击次数: 299
专业资本的投入,是观察新型行业和商业模式发展最直接的窗口,本报告从金融科技公司股权融资的视角,对比中美金融科技发展的异同。        出于对数据可得性和新鲜度的考虑,本报告选择的投融资事件发生的时间范围是 2017 年上半年。 金额和笔数:中国融资金额较大,单笔融资额较小        根据2017年上半年数据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获得的融资金额接近美国的2 倍中国融资笔数更是美国的 4 倍以上中国单笔融资金额1.3 亿元 / 笔,不及美国的 1/2,后者为 2.9 亿元 / 笔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美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为成熟的阶段,2017 年上半年中美金融科技融资金额和笔数(货币单位:亿元)  业态:网贷仍受两国热捧        在 2017 年上半年的金融科技投融资中,从投资笔数看,网贷、区块链和第三方服务等业态最受两国风险投资青睐的领域。具体来看,两国的投融资重心有所不同。 中国金融科技业态获投笔数从高到低的排序:网贷>保险科技>在线财富管理>区块链>支付>众筹 美国金融科技业态获投笔数从高到低的排序:区块链 /第三方服务>网贷>支付/保险科技>在线财富管理>众筹        在具体业态上,中国公司在第三方、网贷、保险科技和在线财富管理等业态获得的投资笔数均超过美国,区块链则低于美国,支付与美国相当。其中,网贷方面,中国投融资笔数远高于美国。        从投资金额看,网贷仍然是最受两国风险投资者青睐的领域...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 - 10 - 18
点击次数: 488
金融科技受人瞩目,“金融科技第一国”地位的“争夺”值得关注。        2015年,纽约是全球金融科技应用率最高的城市(33.1%),香港次之(29.1%);2017 年中国对金融科技的应用率已经达到 69%,冠绝全球,而美国的该数字仅为 33%,和平均水平相当。       中美两国争夺全球金融科技领头羊的重要战场是资本投入。从投融资角度来看,2013 年,中国金融科技兴起。       当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额为 30亿美元,其中 1/3 发生在硅谷,彼时,美国是全球金融科技的中心。到了 2017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额为 530.2亿元,其中,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获得了217 亿元投资,占全球总额的41%,几乎是美国的两倍(116 亿元)。       因此,仅就投融资而言,全球金融科技的中心已由美国切换至中国,不过中美两国仍在争夺金融科技的头把交椅。发展背景:中国填补空白,美国锦上添花       尽管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个共同背景是传统金融服务不足,但相较于美国,中国不足程度更高,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在征信方面       中国并没有专门的征信法或个人信息保护法,而美国有较为完备的征信监管体系。美国与征信相关的法律则超过 17 部,其中,《公平信用报告法(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Fair Debt Collection Act)》、《信用修...
131页次7/17首页<<...  234567891011...>>尾页
友情链接:
协会总机:010-82509599
图文传真:010-82509599
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汇贤大厦C座
Copyright ©2005 - 2013 北京市创业创新协会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云网站